合肥中山醫(yī)院婦科09-05-05電話:0551-64251111QQ:800040120 咨詢在線咨詢
宮頸的確診能夠更有效的對宮頸進行治療,宮頸是需重視的女性惡性腫瘤。子宮頸是子宮與陰道連接的部位,呈圓形,突出于陰道內端。陰道擴張后,肉眼可看清子宮頸的外貌。子宮頸是婦女的多事之地,尤其到了中年以后,容易罹患腫瘤。
子宮頸是婦女惡性腫瘤中常見的一種,多發(fā)生在40歲左右,但近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,尤其在多產、早婚和多個性伴侶的性混亂者中發(fā)生率較高。早期子宮頸常常少有癥狀,或僅有性交后少量出血或白帶增多,不易為女性所重視。因此,對于各年齡段的婦女,只要有性交后出血或滲血,都要引起高度重視,應想到有宮頸的可能,盡早去醫(yī)院做詳細的全身檢查及婦科檢查,下面是五種宮頸檢查方法特點及其費用參考:
一、陰道鏡檢查
一般能放大10~40倍,對宮頸表面上皮和血管進行觀察,可提高陰道細胞學和活檢的診斷準確性。同時亦可避免濫用宮頸活檢和不必要的錐切。有人認為陰道鏡檢查對宮頸的早期診斷價值可與細胞學相提并論,兩者合用可互補不足。不少作者報道,細胞學和陰道鏡合用,使早期診斷正確率高達98~99%.
在陰道鏡下進行瞄準活檢,比盲目活檢準確性高,有人提出采用鏡下活檢加頸管搔刮,基本上可以代替宮頸錐切。陰道鏡檢查的缺點是不能觀察頸管內瘤,鏡下所見異常上皮并非均為,也不能鑒別有無浸潤,對有陰道狹窄、宮頸表面壞死、出血的病例亦不適用。
二、宮頸活體組織檢查
活組織病理檢查是診斷子宮頸可靠的依據(jù)。對陰道細胞學、陰道鏡檢查可疑或陽性;對臨床表現(xiàn)可疑宮頸或子宮頸其他疾病不易與宮頸鑒別時,均應進行活組織檢查。取材方法有可疑部位或診斷為部位四點常規(guī)取材;碘不著色區(qū)多點取材加頸管搔刮和在陰道鏡下取材等。據(jù)報道陰道鏡下活檢的漏診率為5.5%,碘不染區(qū)多點活檢的漏診率為4.3%,二者結果相近。
三、陰道細胞學檢查
多年臨床實踐證明,陰道細胞學檢查是發(fā)現(xiàn)早期宮頸的一個很有價值的方法。由于細胞代謝快,凝聚力差,容易脫屑,取材及檢查方法簡便,準確率高,目前已普遍作為宮頸普查篩選的首要方法。有關陰道細胞學檢查的標本采取、檢查方法及細胞的特征等。
細胞學診斷的標準,1978年全國次宮頸防治協(xié)作組規(guī)定采用巴氏染色五級分類法。Ⅲ、Ⅳ、V級列為陽性,對Ⅲ級涂片應慎重處理:若檢查宮頸光滑,應每月復查涂片一次,連續(xù)3次均為陰性時,再每隔3個月復查一次,追隨一年。如重復涂片保持Ⅲ級不變,則應行宮頸多點活檢和頸管搔刮,病理檢查為良性改變者,術后仍應每月復查涂片一次,繼續(xù)觀察,如涂片又出現(xiàn)陽性時,應考慮宮頸錐切進一步檢查。若肉眼觀 察宮頸有糜爛,同時伴有陰道炎癥存在時,應按炎癥治療后涂片,必要時宮頸活檢。若宮頸有可疑惡性病變存在時,應當即行宮頸多點活檢和頸管搔刮,如病理檢查為良性,仍應按以上步驟繼續(xù)追蹤觀察。
�、�、V級涂片者多為惡性,必須及時進行宮頸活組織檢查,盡早確定診斷。為了在大規(guī)模防普查普治時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勞動強度,近年來國外進行了細胞診斷自動化裝置的研究,其中包括自動細胞篩選儀、細胞分析儀和細胞研究儀三個部分。
四、陰道顯微鏡檢查
能放大100~300倍,宮頸涂以1%甲苯胺藍染色,可以觀察細胞結構,根據(jù)細胞的形態(tài)、排列、大小和核的大小、形態(tài)、著色深淺及毛細血管圖象等進行分類診斷。但此法不能代替活檢,所以實用性較小。
五、子宮頸錐形切除檢查
對陰道細胞學屢次陽性,而陰道鏡或活檢陰性者;宮頸多點活檢證實為原位,但又不能排除浸潤者,治療前應考慮宮頸錐切,作連續(xù)切片進一步明確診斷。我們曾遇一例,多次宮頸刮片陽性,但多次多點活檢及頸管搔刮均未查見,后行宮頸錐切,作連續(xù)切片1500張,才確診為原位累及腺體。 雖然宮頸錐切的診斷準確率較高,但操作較復雜,須住院,術后并發(fā)癥亦較多,因此,近來不少作者主張用上述方法綜合檢查替代。
以上就是關于“宮頸常見的5種診斷方法 ”的相關信息,如果您還有疑問請立即咨詢
下一篇:婦科體檢消除宮頸 子宮內膜 卵巢